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,越来越多的城市相继开通了地铁线路。而在我们乘坐地铁时,地铁站名常常成为快速定位目的地的导向,同时它也是一扇窗口,反映了该地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。许多城市在站名设计上精心挑选,力求兼顾实用和文化传承。而有这么一座城市,它的地铁站名令这座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更加深厚——它就是福州。

24.jpg

穿梭于福州市的街巷之间,福州地铁的线路不仅连通了这座城市的脉搏,更成为了一条时光之线,串连着福州深厚的地名文化和沿途的历史记忆。福州地铁站名,既是现代交通的标识,也是一份文化的传承。它既保留了老福州人的回忆,也唤起了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。福州地铁车站的命名对福州地名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22.png

前段时间,福州地铁发布了一篇推文,讲述了福州地铁4号线站名背后的故事,通通也有幸被这一篇推送提及。于是通通想了想,不如趁此机会,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福州地铁其他线路车站命名的背后故事。所以,通通决定选取一些有意思的车站,将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与自己的理解和看法,通过这篇推文来探讨这些站名背后的故事,让大家透过现代的钢铁线条,感受福州古老的韵味和独特的地方文化。那么,让我们先来看看1号线吧~

2.jpg

福州地铁1号线线路图,你有没有从中发现了什么?

福州地铁1号线是福州的第一条地铁线路,同时也是福建省首条地铁线路,也是福州地铁目前客流最大的线路,更是通过铁路方式到达福州的外地朋友必坐的一条地铁线路。它串联起了福州的两大火车站(福州站和福州南站)。小伙伴们是不是发现了,上面的这些地铁站名里,除了福州火车站和福州火车南站以外,其他的站名都十分接地气?

黄山

18.jpg

要说最吸引外地朋友的站名,通通感觉莫过于是黄山站了。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黄山。难道福州也有黄山?没错!福州地铁的黄山站也是因黄山而得名。据《榕城考古略》记载,黄山曾名“凤山”,从高盖山延伸而来,蜿蜒起伏,犹如展翅的凤凰,因此名为“凤山”。又因为此处乡人多姓黄,所以凤山又称“黄山”,大家可以出站看看,附近就有一个村子叫做黄山村。

3.jpg

黄山站的吊顶采用了展翅凤凰的设计理念

白湖亭

6.PNG

追星的小伙伴可能会关注到白湖亭站,但当你来到这里以后就会发现,这里不仅没一滴水,连个亭子都没有。但其实在古代,这里还是有个名为“白湖”的湖泊的,且到了明朝时期,人们还在白湖边修筑一栋亭子并取名“白湖亭”,虽然随后湖干亭倒,但白湖亭这个地名却沿用至今。虽然通通也不知道曾经的白湖亭具体长什么样,但AI分通很有想象力,你看,这是它画的白湖亭,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?

5.png

AI分通想象中的白湖亭

三叉街

7.png

有小伙伴可能看到白湖亭往北一站叫三叉街,肯定很好奇这条叫三叉的街是什么来历,怎么会成为福州地铁1号线里唯一的一条街名。其实,这并不是一条街,而是三条街(手动狗头)。没错,三叉街的意思应该是:三条交叉的街,指的是下藤路、埔头路、埔尾路的交叉口。虽然现在后两条路已经不复存在,但是三叉街这个名字仍然沿用了下来。

8.PNG

三叉街站曾经是福州地铁1号线早期的北端终点站

茶亭

9.jpg

而说到福州地铁最有“爱”的车站,通通觉得莫过于darling站啦!不懂darling是什么梗?通通在这做个简单科普,其实所谓的darling指的是茶亭,因为茶亭在福州话中的发音为da33 ling53,正好是darling的谐音。那么,你想知道这个充满“爱”的车站是怎么来的吗?

25.jpg

在早期福州地铁1号线施工时,该站的工程名为群众路站,后因车站位于茶亭街道、茶亭街(八一七中路)上而得名茶亭站。那么,茶亭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?据《闽都记》记载,此处位于古时福州南郊,是由台江进入福州城的必经之路。从前有位僧人在这建了一座凉亭,便在亭内煮茶后免费送茶给路人,并供路人休息和交谈(昔有僧以暑月醵金煮茗,饮行者,因名)。你看,这个地名的来历就充满着满满的“爱”呢!虽然如今茶亭内已经没有免费送茶的僧人,但是在茶亭站旁的茶亭公园里,你依然可以坐在那与你的darling在一起chatting呢~这个站名的来历,大家觉得如何呢?

19.png

茶亭公园

南门兜

11.jpg

那么接下来,我们从茶亭向北进城,就来到了福州地铁的首个换乘车站——南门兜站。在高峰期时,这里又称“难门兜”(手动狗头)。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,大家肯定能猜到南门指的就是福州古城的南大门,但为什么南门还会被兜呢(手动狗头)?

20.jpg

高峰期的“难门兜”

通通查询了相关字典,发现“兜”的福州话释义指的是接近某个日子的时间或靠近某个地点的处所…省流:街头路口。老福州人一般会把某个标志物的周边那一带地方,约定俗成地称为“某兜”,所以人们就把南门所在的区域称作“南门兜”。

东街口

21.jpg

沿南门兜往北一站,我们就来到了老福州人心目中的“宇宙中心”——东街口!之所以叫它宇宙中心,是因为此处自古以来便是福州的商业中心,是这座城“流量之王”。在晋朝的时候,东街口就已经是福州的商业区,距今已超过1700年。而自“闽王”王审知修筑罗城开始,东街口始终就是福州城内最繁华的商业中心,至今已超过1100多年。

12.png

东街口站,摄于1号线开通前,看这阵仗你能感受到“宇宙中心”的实力了吗?

虽然目前东街口站还是一个普通车站,但其客流量不容小视,时常超过许多换乘车站,地位可谓十分重要。那么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?其实很简单,意思是东街和八一七路十字路口,福州人习惯称此处为东街口。

屏山

13.jpg

继续往北,我们来到屏山站。顾名思义,屏山站因屏山而得名。福州三山之一的屏山位于福州旧城正北,因其形如屏风,故称屏山。在这站,你不仅可以通过一面浮雕名为《屏山古韵》的艺术墙,感受福州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。还可以前往中国九大名楼之一——镇海楼,眺望福州全城的样貌,感受福州的绝佳景色。

14.jpg

《屏山古韵》艺术墙

城门

15.png

既然说到了旧城的北边,我们再来说一说南边的城门。有小伙伴可能不理解,南门兜离这直线都有10km远,为什么这里还有一处城门呢?通通查了下资料,发现民间流传的说法是:在唐朝末年,王审知所带领的军队曾经驻扎在这一带,他们用木栅栏做为军营的围墙和大门,因而得名“柴门”。后来王审知的军队离开了,但是“柴门”这一叫法在当地就流传下来了。虽然在官方地名录上登记的是“城门”,但当地人均是说成“柴门”。所以,城门站在福州地铁的普通话、福州话、英语报站广播分别为:城门,柴门,Chengmen。怎么样,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呢?

树兜

16.jpg

偷偷告诉大家,福州很多的地名都会有这个高深操作,在福州话里,他们要用原本的本字读出。除了1号线的城门站以外,树兜站也有这样的操作,普通话、福州话、英语报站广播分别为:树兜、𣗬兜(部分用户可能无法显示𣗬字,描述:木臭)、Shudou。因为在福州话中,树的本字为𣗬(木臭)。

.png

通通特意做了一张图,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字

总结与展望

17.png

说了这么多,小伙伴们是不是对福州地铁1号线的这些站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?大家是不是觉得福州地铁的站名很有意思呢?通通觉得,福州地铁的这些站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,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、文化和特色。

每当乘坐福州地铁时,通通就觉得每一个车站名都像是一个时光门户,带我们回到那个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福州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,福州地铁在用它独特的方式,提醒我们回顾过去,展望未来。

23.jpg

1号线南段开通初期拍摄的线路图

有关福州地铁站名的故事还有很多,通通这次只说了1号线的部分,后面有时间的话,通通还会为大家带来剩下线路的故事。欢迎大家持续关注通行线,我们下次再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