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许多杭州人而言,无轨电车是一段几近封存的城市记忆。两条孤独的线路(K151、K155),一身与时代略显疏离的“邮政绿”涂装——它们如同活在过去的风景,静默无波。
然而,平静之下,变革悄然到来。
今年6月,一则公告打破了这份沉寂:杭州公交集团的30辆12米级双源无轨电车订单,花落吉利四川商用车。消息一出,便引发关注。近日,一辆远程C12E·双源无轨版(常规款车身)样板车更是悄然抵杭,即将开展一系列测试工作。
从巴士之家发出的图片来看,这辆样板车外观与杭州街头常见的公交车几乎完全一致。它褪去了标志性的“邮政绿”,换上了标准化的新涂装。车顶上那对收放自如的集电杆,是它唯一的身份标识。这似乎预示着一个趋势:未来的无轨电车将不再刻意强调其特殊性,而是作为现代公交系统的一个「普通」的组成部分,更加注重功能与融合。这与上海等城市的选择不谋而合,是一种「务实的进化」,但也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叹,那份属于无轨电车的独特韵味正在淡去。
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,讨论无轨电车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事。能源转型浪潮下,它的角色一度变得尴尬。当许多城市还在为保留这份“情怀”而努力寻求平衡时,杭州悄然做出了选择——不仅更新了车辆,更引入了全新的无轨电车品牌,甚至还是难能可贵的「12米级」。这批新车究竟是延续历史的“开胃菜”,还是引领未来的新起点?无论如何,都值得一波关注和期待。
这次选择,同样意味着一次温柔的告别。有一点已经基本确认:对于“电尼”来说,在不久之后的七夕,将是它们最后一次把K155的电牌变成浪漫的「KISS」。这个属于杭州的年度限定浪漫,即将交由新一代无轨电车续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