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图源:上海发布,超长站名对排版提出挑战,中英文都有为了排版而将词组从中间切开的情况
上海地铁2号线很快就将从国展往西延伸一站到蟠祥路,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,其中也包括把刚安装好没多久的站名换成新的,没错,在它还未开通之前,就已经经历了正式名称的更换,现在这站叫「蟠祥路·国家会计学院」。

图源:上海发布,超长站名对排版提出挑战,中英文都有为了排版而将词组从中间切开的情况
这不是上海首个9字站名,另一个就是2号线的另一端「浦东1号2号航站楼」,但这通通反而觉得是一个相对好的例子,它和「虹桥2号航站楼」一样,精简掉了机场2字,但航站楼又能让人明白是机场,是上海地铁难得做了精简和变通的站名。通通觉得不错的其他车站还有张江高科、迪士尼等。

图源:上海发布,全网线路图是为数不多对英语做精简的地方
这也不是上海地铁站名第一次出现冠名,目前三个冠名站都离目的地有几百米,或许这也是它们不能独占的原因之一。与前两个冠名点相比,国家会计学院并不是广大市民经常有事没事Citywalk的目的地,前往这座学校的人群范围较窄且相对集中,进行冠名更加不妥。

日本近年也出现许多冠名站,站名越来越长
然而这也让通通想起了日本,日本这几年站名也是越来越长,等持院变成了「等持院・立命馆大学衣笠Campus前」,阪大冠名了「箕面船场阪大前」等三个车站,当然还有最夸张的「TOYOTA Mobility富山 G Square五福前(五福末广町)」

日本近年也出现许多冠名站,站名越来越长
但「蟠祥路·国家会计学院」与以上都不同,它是终点。这意味着它将醒目地出现在2号线的每个车站上,2号线每次启动后也都要播报这一串。再加上2号线部分车辆有LED侧牌,这对上海地铁本就不高的导视和报站水平提出了考验,对乘客对信息过载的忍耐提出了挑战。
通通也尝试用自家的真·LED屏做了个简易的侧牌排版。在160x32的像素之下,左侧可以用三角形显示列车的运行方向,同时用大字和加粗字重标注主站名,并用相对较小的字体加注冠名,在英文中也使用了对应的字重进行区分,算是提供一个参考方案。

目前通通就有看到为了排版而从一个词中间换行的做法,如:「蟠祥路·国/家会计学院」。目前通通在线路图等地方看到有将国家会计学院的英语简写为「SNAI」的,而中文部分则没有见到类似做法,依然是规范却呆板的完整呈现。
不止是复合站名,通通每天乘坐上海地铁,经常觉得它的站名缺失了精简和变通,给人又楞又直的感觉。
⭐️ 有些地名已经有了广泛使用的简称,像交通大学通称「交大」,缩减后也不会混淆。不过还好,它没叫「上海交通大学」。
⭐️ 站名里带「上海」二字的站在上海不少,有的去掉「上海」或许会和区级混淆,在其他城市可能会称为「市图书馆」等,而更多的通通觉得去掉上海也不影响,例如「马戏城」、「汽车城」。
⭐️ 而像距离相近名称相似的上海体育场和上海体育馆,如果改用俗称「八万人」和「万体馆」,精简的同时或许还更能清晰区分。
⭐️ 当然还有遍布地铁全网的「XX路」也常被讨论。譬如香港就喜佐把尾巴切掉,如佐敦道变「佐敦」,南昌邨成「南昌」。通通觉得地铁站作为交通枢纽是可以为周边命名的,像金钟本来只是中环的一小块,是金钟站的设立才让它从中环独立了出来。因此上海这样「XX路」在为区域命名的同时,反而会与路本身产生歧义。毕竟很多路长达数公里,你说的「龙阳路」和我说的「龙阳路」可能相差很远,有时不如就把路字撇去,反而更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