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年前的今天,1935年5月15日,苏联首条地铁在莫斯科开通。正好不久前通通也来到了这欧洲最大城市,亲身体验了这欧洲规模第一的地铁。
来之前,通通对莫斯科地铁唯一所知就是它装饰的精美。实际一看名不虚传,古典的车站华丽,现代的车站简洁,风格多样,有些站放在莫斯科看似普通,但单独拿出来也很有特色。虽然这种饱和的装饰未必人人喜欢,但不可否认整个地铁就是一个巨大的地下艺术殿堂。
出于人防考量,莫斯科等前苏联地铁的另一特点就是深,于是坐地铁要坐的就不止是地铁,扶梯也是重要部分。单程1~2分钟,一上一下不输一站路。通通在早高峰出行,甚至感觉挤扶梯比挤地铁还累。极长的距离使扶梯速度很快,有时甚至站不稳。每组扶梯都配有司机,根据人流情况增加班次,并在危险时即时停机。不过新修的线路已经浅了很多,也就不需要很长的扶梯了。
和漂亮的车站相比,莫斯科的地铁车厢就比较普通一些。现在的车型大概分老、中、青三代。外观上,蓝色经典、银色中庸、红黑时尚;内饰分别是昏黄、直白、温馨的感觉。老车动静很大,有时给人加速很猛的错觉;新车则有全落地车门等设计,并一改过去粗犷的装饰,车内是通通见过地铁里最豪华的,相比苏联时期的老车,反而更接近经典车站的风格。
莫斯科地铁的定位是中速的市内交通,各条线路和列车都很相似,都在地下,用三轨供电,最高速度一般是80-90公里/小时,没有超车用的轨道。所以它和别的火车系统有明显的区别,去近郊的金环城市需要坐通勤火车。最近几年,莫斯科也开始建中央环线MCC、中央直径线MCD等站距更大、速度更快的线路。虽然这些不属于莫斯科地铁,但也放在同一张线路图上,加强了和地铁的联系。同时,它们也和现有的通勤火车直接连通运行,这样莫斯科的轨道交通就更完善了。
作为前苏联和俄罗斯的首都,莫斯科地铁在很多方面都是联邦内及一些卫星国地铁的榜样,它们之间高度相似,但若看作一个整体,又与其他地铁有着很大的区别,形成一套延续90年的独特的出行体验。